“路过这里就喜欢来称一称。”近日,市民李女士来到双港农贸市场,将自己购买的水果放在了“公平秤”上,“正好3斤。”看到显示器上的数字与水果摊称的重量一样,李女士高兴地说,“买了那么多次菜了,商家都比较讲诚信。”
事实上,随着诚信经营的大力宣传,我处农贸市场已有越来越多的商户更加注重提升商品的质和量。商户们保质保量出售商品,不弄虚作假,让每一位买菜的市民都有良好的消费体验。
“卖了20多年的菜了,从不弄虚作假,做生意讲的就是良心。”商户裘先生说,在他的商铺,前来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。
作为城市里最具“烟火气”的地方之一,农贸市场是千家万户的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,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及居民文明素养的重要窗口。身为经营者,应当恪守住内心的诚信底线,不缺斤少两,不以次充好,更不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,不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。正所谓:“言而有信,门庭若市;言而无信,毁于一旦。”
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,诚信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。长期以来,各级监管部门通过在农贸市场配置“公平秤”、建立日常检验巡查等长效管理机制,大力弘扬诚信文化,引导商户诚信经营,营造公平计量环境,让诚实守信理念不断深入人心。